冷轧钢筋近四成不合格 新标准促“二人转”作坊退出
广泛应用在楼板、梁柱、基础的加固、桥梁、高速公路、隧道等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冷轧钢筋不合格率一度接近40%。
近期国家出台新标准,通过更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技术方面的要求,确保冷轧钢筋的性能和质量符合现代建筑工程的需要,以减少因钢筋质量上的问题导致的工程事故,从而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全国钢标委钢筋分会秘书长刘宝石向《中国经营报》记者介绍:“冷轧钢筋经济性好,强度高,主要使用在在钢筋焊接网、楼板配筋、墙体分布钢筋、梁柱箍筋及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中小型结构构件预应力筋等。”
近日,记者在“钢筋及钢丝绳六项重点产品强制性国家标准宣贯会”上了解到,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2021年抽查了冷轧带肋钢筋,13个省(区、市)92家公司制作的92批次冷轧带肋钢筋产品,发现35批次产品不合格,不合格发现率为38.0%,较上次抽查下降了28.7个百分点。重点对最大力总延伸率、抗拉强度、重量偏差、表面标志等10个项目进行了检验。
本次抽查主要不合格项目为横肋中点高和最大力总延伸率项目,不合格产品全部为小微公司制作,产生质量上的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企业使用质量稳定性较差的热轧盘条或企业轧制工艺不过关。
“我们在去年也讨论过,出现一些明显的异常问题的原因是这个行业门槛太低。如果两个人想做一个工厂,都不需要很大的投资。”刘宝石感到庆幸的是,“今年年初,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产业体系调整指导目录》,明确了3万吨以下产能的工厂要被淘汰。”
记者了解到,国家发展改革委2023年12月修订发布了新版《产业体系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自2024年2月1日起正式施行。产业体系调整指导目录是引导社会投资方向、政府管理投资项目,制定实施财税、信贷、土地、进出口等政策的重要依据。《产业体系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共有条目1005条,其中鼓励类352条、限制类231条、淘汰类422条。
其中规定,落后生产装备包括“单机产能 3 万吨及以下的冷轧带肋钢筋生产装备(高延性冷轧带肋钢筋生产装备除外)”。
一位知情人士指出,过去产品不合格的问题大多是很多冷轧钢筋是小作坊在加工,“甚至是两口子,我们叫‘二人转’。”
记者了解到,冷轧钢筋机组简单,其中,预热后的钢坯经过粗轧机进行轧制,形成坯料。通过多次粗轧和截断,逐步减小钢坯的截面积,达到符合标准要求的直径尺寸,这是冷轧钢筋生产的基本工艺中成本最高的环节。
造成质量缺陷的环节也较多,若使用的热轧盘条质量稳定性较差,会直接影响冷轧钢筋的质量。例如,钢卷表面有锈蚀、氧化或其他污迹,会在冷轧过程中产生不良影响。轧制压力过高、轧制速度过快、冷却水量不足或润滑不良等工艺参数设置不当,都轻易造成冷轧钢筋表面出现质量缺陷。
据了解,冷轧钢筋常用于混凝土结构的增强,如楼板、梁、柱和基础的加固。在桥梁、高速公路、隧道等基础设施建设中,冷轧钢筋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冷轧钢筋也用于建造住宅、办公楼、购物中心等建筑物的框架和结构支撑。在工厂、仓库和大型设施的建设中,冷轧钢筋用于构建承重结构和基础。冷轧钢筋也被用来制造铁路轨道、地铁站台、机场跑道等交通基础设施。
当记者提出“我们日常居住的楼房是否会涉及质量不合格的冷轧钢筋”这一担忧时,刘宝石表示,“楼板不会是小作坊造的,他们的设备少,产量低,我们这些关键的部分还是在大型工厂制作的。质量不合格的冷轧钢筋可能会在一些不太重要的地方使用。”
曾有业内人士担忧,“钢筋生产没有强制标准,全放开的话,这种大宗商品一旦出问题就不是小事”。
近期,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GB 1499.1—2024《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 1499.2—2024《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 13788—2024《冷轧带肋钢筋》、GB 8903—2024《电梯用钢丝绳》、GB 26722—2024《索道用钢丝绳》、GB 33955—2024《矿井提升用钢丝绳》六项强制性国家标准。
“制定这一标准的过程中,我们请到了一些重点企业,焊网协会全程参与我们的工作。”刘宝石向记者表示,“新标准获得了企业的认可。”
他补充说:“更重要的是,这一标准已经上升到了法规,一定会降低存在隐患的可能性。”
“强制性国家标准过渡期是指从标准发布到标准实施的时间段。之所以设置过渡期,既是为企业组织技术改造、顺利过渡到生产(或提供)满足新标准的产品(或服务)留出时间,也是为消化已经上市的产品留出时间。”刘宝石补充道。